
一、依教育部114年8月20日臺教綜(五)字第1140086867號及北市衛疾字第11431279161號函辦理。(附件1、2)
二、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,114年8月25日已出現全國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,為高雄市鼓山區社區群聚事件,共計4例確定病例。114年截至8月24日全國累計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146例,為近6年同期累計數次高,其中臺北市28例為全臺最多,感染源多來自東南亞國家,以印尼為多,顯示登革熱流行疫情風險增加;另鄰近之中國廣東省疫情嚴峻,疾管署已提升該省屈公病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「警示」。
三、屈公病的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,由帶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,潛伏期為2至12天,發病初期症狀與登革熱相似,包含突然發燒、關節疼痛或關節炎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疲倦、肌肉疼痛或皮疹;惟屈公病患者可能出現較嚴重之關節疼痛,並持續數週至數月。
四、為避免流行疫情發生,為維護同仁健康,請配合辦理以下事項:
(一)暑假期間如至流行地區旅遊,於入境後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;倘出現疑似登革熱/屈公病之症狀,務必儘速就醫,且應主動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,以利儘早診斷、治療及通報,避免疫情擴散。
(二)凡自流行地區返國後,均應自主健康監測至少2週,如出現發燒、紅疹、關節痛、關節炎、結膜炎等任何疑似症狀時,應儘速就醫,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。
(三)清除積水容器等孳生源落實環境巡檢及依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原則落實孳生源清除工作,將戶外容器妥善收置,雨後尤需立即巡查,避免造成雨後積水孳生病媒蚊。
(四) 若有疑似症狀請盡早就醫,並主動通報(衛保組及校安中心) https://forms.office.com/r/xrxw7mVYeq,以利掌握健康狀況。
五、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(http://www.cdc.gov.tw)查詢參用,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
六、本資訊與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3:良好健康和福祉連結。
七、如有疑問,請洽本案連絡人衛生保健組李青怡護理師,連絡分機:3723。